🐝 #46 - 2024 年教育科技预测
大多学习分析的研究都在高等教育机构展开、教育科技业内人士看好非校园高等教育、在线课程的制作费用并不比面对面课程低、学生选择在线课程的原因也会影响学习成绩。以及其他内容。
▎文章
1、学习分析仪表板使用现状概览 / 瑞典
https://www.mdpi.com/2227-7102/14/1/82
一团队分析了 2010 年至 2023 年期间,所有与学习分析( Learning Analytics,LA——其定义为“为了理解和优化学习及其环境,对学习者及其环境的数据进行测量、收集、分析和报告”) 相关的出版物,旨在了解学习分析研究的趋势:
我们通过在 Scopus 上检索 2010 至 2023 年间的“Learning Analytics”一词,找到了 7496 篇相关出版物,包括文章、会议论文、综述等,以此判断学习分析研究的流行程度。在确认该领域文献丰富后,我们进行了一项“总综述”,汇总多个系统综述中,具有高水平证据的文献,以深入了解学习分析仪表板或控制面板(Learning Analytics Dashboards,LAD)在教育中的应用,并识别其趋势。
其查询结果表明:“在过去几年中,与‘学习分析’相关的出版物呈明显上升趋势。来自美国、西班牙、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和中国的研究成果占 LA 相关出版物的绝大部分。”
此外,大多研究都是在高等教育机构中展开,而非中小学教育机构。这可能是因为高等教育机构通常拥有更为集中的数据和技术基础设施,以及要求成年人参与实验相对更容易等原因。
2、2024 年教育科技预测 / 美国
https://edtechinsiders.substack.com/p/2024-edtech-predictions-from-edtech
目前预测相关的文章基本离不开人工智能的话题,这篇文章就预测一些老牌公司会收购基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新兴公司:
例如,对于拥有大量内容资源的公司(出版商)来说,一个能够将教育内容翻译成多种语言(文本、图片以及语音)的 AI 工具对于这些公司来说极具价值,因为它可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分发和推广他们的内容。
总的来看,文中对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预测相对理性,主要还是在探讨其实用性。除此以外,文章还分别提到了 K12、高等教育以及劳动力市场的相关预测。比如,在高等教育方面,其更看好非校园型的高等教育:
我认为,大多数大学和学校都将进一步受到校园政治的干扰。从商业角度看,这种分心的赢家将是非校园高等教育(在线学习平台,如 edX、Coursera 等)。越来越多的人会说,在校园内的高等教育机构就读不值得。
3、在线和远程学习市场营销 / 加拿大
https://link.springer.com/referenceworkentry/10.1007/978-981-19-0351-9_33-1
为了使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与众不同,人们利用创意设计和富有想象力的广告将这种学习形式与更传统的方式区分开来,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从强有力的图像、古怪的图像到名言警句,目的都是为了吸引潜在或现有学生的眼球、想象力和兴趣,帮助他们在学习之旅中迈出下一步。最终目标是: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学校营销部门的一员,成为品牌大使和项目(课程)招生人员。
要达成这一目标,首先就会面临人们对于“在线学习”(不同)与“面授教学”(正常)之间,观念上的几大挑战:
"面对面是最好的,在线和远程则不尽人意"
尽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在线学习和面对面学习在学习效果上没有显著差异(Russell,1999;Nguyen,2015),也有大量证据表明面对面教学没有效果(Bernard等人,2004;Bethel和Bernard,2010;Tamim、Bernard、Borokhovski、Abrami和Schmid,2011),但 "面对面教学更好 "的观点在公众意识中依然存在。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几乎所有的义务教育都是面对面的,全世界大部分高等教育也是面对面的。
在COVID-19疫情爆发之前,面授学习的注册速度已明显放缓,在某些地区甚至有所下降,不过在北美,在线注册人数却大幅增长(Lederman,2018 年)。例如,在美国,2020 年(COVID-19 之前)有 690 万学习者(占所有中学后学习者的 35.3%)在学位授予机构注册了在线课程,与面授相比,大多数人更喜欢这种学习形式(Wallis,2020 年)。在线市场在亚太地区的扩张速度更快。
"远程学习者的孤独"
在1970年至1994年间,即互联网出现之前,有一种观念开始盛行,那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几乎得不到支持,只有自发性极强的“自我启动者”才能够成功(Robinson, 1989)。不幸的是,这种观点一直延续到了现在(Ferguson et al., 2020)。
因此,在市场营销中,同样重要的是强调所提供的各种支持和服务,以及如何通过多种方式提供帮助,无论是通过音频或视频会议,还是通过计算机辅助系统,帮助可以涵盖技术支持、学习技巧指导、职业规划,以及课程选择等方面。
"在线学习一定更容易,因此也应该更便宜:毕竟没有那么多指导"
效果显著的在线和远程教育课程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并涉及大量的师生互动和支持。在互联网出现和广泛使用之前,英国开放大学课程的典型支出(Typical expenditure)约为 300-500 万英镑(原文没有提供进一步信息来描述是一门什么规模的课程),包括电视制作、广播和高质量的课程包。学习的要求比许多人预想的要高,作为学习者可以 "躲藏"(逃避学习和评估活动,比如作业)的地方也比较少。导师确实知道你的学习情况,考试和评估也是实质性的。与许多面授课程相比,这种学习和评估方式更全面,而不是更简单。
然而,这种说法(指在线学习更容易)不仅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盛行,甚至在今天的某些市场中仍然是一种主流观念。利用其他机构的学者称赞课程 "具有挑战性"和 "全面性"、分享独立评估以及使用学生的推荐信等市场营销策略,已在很大程度上反驳了这种说法。
要想转变人们的观念并不容易,尽管过去 50 年来,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在市场营销和品牌(小到一个在线形式的教育机构,大到整个在线和远程教育市场)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
个人认为在线和远程教育市场总会慢慢增长,但要想加快这一进程,正常情况下,也许可以寄希望于出现更多优秀的在线和远程教育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也会是面对面教育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并在完全远程或混合模式(基于营销角度来看,该模式的提出可能是为了,让人们不要将远程和面对面这两种教学模式对立起来看待,以此让其能够更客观的评估远程教育)的课程中,用实际教学成果(教出符合甚至超出预期的学习者),来达到文中所描绘的最终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在线)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营销部门的一员(活招牌)。
4、在美术室为学生分组开展合作项目的 10 种巧妙方法 / 美国
https://theartofeducation.edu/2024/01/jan-10-neat-ways-to-group-students-in-the-art-room-for-collaborative-projects/
这些方法包括(部分):
学生选择
这绝对是一个出人意料的选择,但对学生来说却非常受欢迎。一旦老师说出“分组”的时候,许多学生都会给他们的朋友一个“眼色”。我们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他们想和自己的好朋友一组!让学生自己选择小组对提升学生士气非常有益。但要设定预期:如果小组偏离主题,他们将不得不单独工作。同时要注意那些班上可能没有朋友的学生。考虑如何安排学生的选择,以便所有学生都感到被包括在内,并对此感到兴奋。
创意配对
发挥创意,通过食物等创意配对将团队合作游戏化。给每个学生分发写有一个单词或一个单词和一个图片的纸条。学生找到与食物配对的另一人,组成一个团队。例如,一张纸上写着盐瓶,另一张纸上写着胡椒瓶。配对的可能性是无限的!您还可以配对小人和英雄、互补色、运动队和吉祥物,或者著名艺术家的名字和姓氏。
5、对许多学生来说,学校可能有极权的感觉 / 美国
https://dangerouslyirrelevant.org/2024/01/schools-can-feel-totalitarian-to-many-students.html
任何与学校和儿童打交道的人都应该知道,有些学生在学校茁壮成长,有些学生则感到被边缘化。有些孩子感到学校赋予了他们力量和认可......有些则不然。有些孩子甚至会受到学校的伤害。对许多孩子来说,学校并不是我们希望的田园诗般的空间。
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是必然的,也因为这些差异,导致了个人对学校主观感受的不同。例如,成绩差的学生和成绩好的学生,二者对学校的观感自然会有差别。此外还包括种族、文化、收入、健康、语言等各方面差异,也会造成观感上的不同。
文章提出,在一些学生的主观感受中,学校和教室是一个具有“压迫性的”和“边缘化”的场所,以至于该作者在社交网络中用“极权主义”来形容某些学校和教室,从而引发了一场网络讨论:
有些人真的不喜欢用“极权主义”这个词来描述学校中严格的行为政策。实际上,正是这条推文引发了整个讨论。牛津语言将“极权主义”定义为“与集中且独裁的政府体系相关,并要求对国家的完全服从”。
如果你被要求上学,如果你几乎每一分钟都被告知该做什么,如果你被告知何时说话(以及何时不说话),如果你被告知何时以及如何行动(以及何时不行动),如果你按照别人的时间表从一个班级行进到另一个班级,如果你在一天中对自己的时间几乎没有控制权,如果你对自己学习内容的选择几乎没有发言权,如果每次你不做这些事情时都会受到学术或行为上的惩罚,那么你可能会觉得学校是一个极权主义或压迫性的空间,特别是如果你的学校还在否定或边缘化你身份的关键方面(种族、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
彼得·格雷有句名言:“学校就是监狱。”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学生可能会有这种感觉。
这种争议性话题,的确容易引发讨论。不过个人更想看的是,对该现象(学生对于学校的感受)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可惜这篇文章并没有提供太多线索。
▎话题
学生选择在线课程的原因
前言
如果在线(online,OL)学生的学习成绩比面对面(face-to-face,F2F)学生差,那么这种差异是由于 OL 教育质量问题造成的,还是仅仅因为选择 OL 课程的学生之间存在差异?
针对此类问题的研究并不少,不过美国一团队发现,还没有任何研究将学生选择在线课程和面授课程的原因与他们的动机、行为和成绩结果联系起来。因此,该团队的研究填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在线课程主要使用异步教学形式展开——教授者提前制作课程内容(多媒体材料、学习活动、时间计划、评估标准等),然后由学习者自行学习。当然,过程中也会与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互动,但相对于面对面或同步形式的课程会少许多。
OL(在线) 学生能接受的最低成绩通常比 F2F(面对面) 学生低
在评估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时,重要的一点是考虑他们在课程伊始对自己表现的期望和目标。研究并未发现在线学习(OL)学生相较于面对面学习(F2F)学生设定了较低的成绩目标。
然而,OL 学生报告称,对他们来说可接受的最低成绩普遍低于 F2F 学生。具体而言,OL学生可接受的最低成绩是“C-”,这一成绩在统计上显著低于 F2F 学生可接受的“C”级(p < .011)。值得注意的是,“C-”是满足专业要求和继续专业学习的最低门槛。
这是否说明学生对于在线课程的信心相对更低?
学生选择在线课程的原因存在四大主题
最常见的首要理由是对灵活性的普遍偏好:这类学生更喜欢在线课程带来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第二个最常见的主题是对灵活性的具体需求:这些学生认为,其他特定活动大大增加了参加 F2F 课程的费用,因此,OL 课程成了最佳选择。这类学生中有一半提到了昂贵的通勤费用,三分之一提到了课程冲突。提到就业和家庭义务冲突的学生较少。
第三个最常见的主题是大学限制:即学生报名时 F2F 课程已满,因此 OL 课程是唯一的选择。
最后一个被提及最少的主题是学习偏好:与 F2F 课程相比,他们一般更喜欢 OL 课程的形式;他们喜欢自由控制课程材料的进度;他们认为 OL 课程环境提高了他们自我调节的能力;他们更喜欢在线同伴互动。
对于选择 F2F 课程学生,他们提出的原因主要涉及两个主题:
学习偏好 - 担心自己的自我调节能力,提到了 OL 课程中的分心问题,或者在 F2F 课程中感觉更投入。希望有同伴互动和教授互动,认为如果能在同一教室看到/听到教授讲课,他们会学得更好 。
大学的限制 - 认为在申请研究生课程时,OL 版本的必修课程不会被接受。
学生选择在线或面授课程的原因。
学生选择 OL 课程的原因与他们的学习动机、行为和成绩有什么关系?
根据选择 OL 课程四种原因分别来看:
大学限制(想报的面对面课程已满,只能选择在线课程)
此类学生与 F2F 学生相比,在学习动机、行为以及学习成绩方面,均没有差异。
对灵活性的普遍偏好(单纯喜欢在线课程带来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他们的学习动机确实低于 F2F 学生。不过,这些 OL 学生在学术或非学术活动的参与度上并没有表现出不同,成绩也没有比他们的 F2F 同学差。
对灵活性的特定需求(如通勤、工作)
这类学生总体表现比 F2F 学生差。与 F2F 同学相比,这些学生在非学术行为上花费的时间也更多,比如工作和照顾受抚养人。
学习偏好(喜欢自己把控学习进度以及更喜欢与在线同伴互动)
与 F2F 学生相比,以学习偏好作为选择 OL 课程理由的学生对成功的期望更高。然而,这些学生也报告说,他们对课程的效用、兴趣和成就价值较低,在学习小组中花费的时间较少,课程成绩也较差。
最后
我原先以为,学生参与在线课程的成绩达不到预期,只是因为在线课程质量(内容以及教学)方面的原因。但如今看来,学生选择在线课程的原因差异,也是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因为这决定了学生的动机以及可付出成本(如时间)。
此项研究,相信能够给到教育工作者一定指导意见。例如,假设有学生正是因为对灵活性的特定需求(如通勤、工作)而选择的在线课程,那么教师可能就需要针对这类学生给予更多帮助。再比如,那些比较受欢迎的面对面课程,其实也可以开设一门与之对应(包括质量方面)的在线课程,让那些因面对面课程已满而无法报名的学生有一个额外选择,重要的是,学生也能取得预期成绩。
(上述分享省略了此项研究中使用的具体方法、步骤,以及局限性等方面的内容,有兴趣的读者,可进一步阅读引用的资料。)
引用资料
▎教育之美
教学科学、有效教育和优秀学校
好的教学是四分之一的准备和四分之三的纯粹戏剧表演。
👋🏻 觉得本期有收获?
请将此链接分享给你朋友:https://etthinking.substack.com/
Copyright 2023 EdTech Thinking Contact: octo@eeoa.com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