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 - 打造自己的产品 Copilot:挑战、机遇和需求
在自家软件产品中增加 Copilot 需要转变软件工程思维、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加强教学自动化能力、合并学校将导致一些学生需要花费更多上学通勤时间。以及其他内容。
▎文章
1、利用技术促进困难的课堂对话 / 美国
https://www.edutopia.org/article/using-tech-have-difficult-classroom-conversations
还记得在 Covid-19 和几个月的封锁期间,教育工作者不得不迅速适应使用技术来促进学生学习吗?当我们从面对面教学过渡到通过 Zoom 上课时,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探索了以前未被充分利用的技术来吸引学生并增强他们在家学习的体验,使用 Nearpod(支持在幻灯片中嵌入互动组件,例如选择题、开放问答题以及各种教学活动等)、Pear Deck(与 Nearpod 类似)、Jamboard(协作电子白板)、Flip(原 Flipgrid,视频作业平台)和 Padlet(适用于制作教育内容的白板) 等应用程序来促进学生的思考、讨论和参与。
在面对面教学的情况下,我们可能很容易将这些应用程序抛诸脑后。但我发现,技术,特别是允许学生通过书面帖子进行深思熟虑和匿名讨论的平台,仍然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课堂上邀请学生探索复杂甚至困难的话题时。
为什么在面对面的课堂上,还要利用技术平台来展开讨论?直接对话交流不是更方便吗?
首先,因为我们讨论的是一个如此困难、高度敏感甚至是个人的话题,所以使用 Nearpod 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可以让我在邀请学生进行口头交谈之前,对整个班级的气氛进行评估。我知道,如果学生们还没有准备好互相讨论这个话题,无论是因为话题对他们来说过于敏感,还是因为他们不能以尊重的态度参与讨论,我们可以选择在 Nearpod 上结束讨论,并据此作出下一步计划。 其次,作为教师,我可以发现任何可能有问题的回答,并拒绝将这些回答公开发布到讨论板上,同时课后单独跟进这些学生。最后,给学生书面回复的时间,可以让他们在直接进入困难的口头讨论之前整理思路,进行反思,因为口头讨论也会有自己的陷阱,比如学生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对在全班面前分享感到犹豫。
效果怎样?
最终,我对 Nearpod 对话的热烈程度和尊重程度感到震惊。学生们写下了深刻而有思考的帖子,对每个问题都做出了多种回答,并在整个活动中始终保持参与,尽管他们每个人都在电脑上默默地工作着。我无需拒绝任何回答,因为每个人都非常认真地遵守了我们的讨论规范。
2、打造自己的产品 Copilot:挑战、机遇和需求 / 美国
https://arxiv.org/html/2312.14231v1
“Copilot” 指的是辅助用户完成特定任务的人工智能系统或工具,如果在传统软件产品中增加 Copilot 能力,就意味着该软件的用户可以使用自然语言和软件交互,Copilot 能根据自然语言的输入来自动运行对应的软件功能。简单而言,苹果公司开发的 Siri 以及微软推出的 Cortana 都是 Copilot。
随着大型语言模型能力的发展,越来越多技术公司都在寻求将这些功能添加到自己的软件产品中,但要想在自家软件产品中增加一个 Copilot 并非易事。为此,一研究团队找到 26 位在不同公司负责构建产品 Copilot 的专业软件工程师,做了一场访谈,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挑战,这里摘取一小部分:
让 LLM(大型语言模型,文中介绍的是 GPT)返回 json 格式的内容时,比较容易出错,markdown 格式会是更好的选择
为了让 LLM 正确理解用户的输入(指令),开发人员通常会加入额外的上下文,但如何有效地提供和管理上下文信息是一大挑战
基本无法让 LLM 完全按照开发人员的预设流程行事
需要转变软件工程思想:“对于刚接触这方面的人来说,他们必须以开放的心态来接受它,某种程度上,他们需要抛弃他们所学的一切并重新思考。你不能期待确定性的响应,这对很多人来说是可怕的。没有100%正确的答案。你可能只改变了提示中的一个词,整个体验可能就全错了。测试的概念和你想象的不一样。没有百分之百的正确答案,就像,这个测试总是百分之百地返回'是的,测试通过了'。100%已经不可能了”
如果要提高提示词的准确性,可以将初次编写好的提示词拿去询问 GPT-4 “是否清楚”
随着新模型的出现以及微调模型的成本在短期内变得更低,构建长期稳定系统的能力可能会被技术发明的速度所淘汰,因此,需要做好一次性使用的准备
3、按下退格键:批判性数字教学法与人工智能 / 美国
https://www.seanmichaelmorris.com/hitting-backspace-critical-digital-pedagogy-and-ai/
人工智能能够发挥其作用,主要是因为我们已经将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变得可自动化。从PLATO(Programmed Logic for Automatic Teaching Operations,即“自动教学操作的程序逻辑”)——第一个学习管理系统的诞生开始,教学就被视为一连串可自动执行的任务(周刊注:例如,教师可以录制一系列的视频讲座供学生自主学习,然后设置一系列与视频内容相关的自动评分的在线测验。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完成测验,系统即可自动评分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而这一切都无需教师的直接干预。)。
自那以后,我们对教学的理解逐渐转变,越来越多地将其归结为一系列具体任务:设定学习成果和目标、制定达成这些目标的作业以及进行成果验证的评估。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似乎越来越少地把教学当作一种艺术来看待。
我们不断布置作业、打分,周而复始。通过学习管理系统,一堂课的录像可以年复一年地重复播放;它让作业和评估都能轻松复制……这种方式甚至让我们误以为,今天坐在我们教室里的学生,不过是上学期那些学生的翻版。
因学习管理系统的诞生,导致教学开始被视为一连串可自动执行的任务?这样的批判看上去有些过于简单。不过细想下来,又觉得符合逻辑——因为任何工作都会追求效率(无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而自动化显然是一种高效且经济的工作方式,哪怕有些并不适合自动化处理,但人们依然会想尽各种办法将其变为可衡量、可预测、可复制的形式。只能说,将教学视为一系列可自动执行的任务,恰好满足人们的期望。
而人工智能技术无疑会加强教学自动化的程度,例如,之前还需要教育工作者设计教案、作业、评估等内容,如今却可以由人工智能来完成(虽然目前还达不到直接能拿来用的地步)。再比如,原先只能针对预定正确答案的题目进行自动评分,但现在还能对开放式题目给予学习者自动反馈。
如果真能由机器自动完成(大部分)教学任务,貌似也没什么不好?按理说会是一种既高效又经济的方式,可总有一丝担忧,教育如果发展成这样会产生不良影响:
这里的危险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我们拉大自己与所教学生之间距离的又一种方式。它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我们已经让教学变得可以自动化。
如果教育的过程转变成,更多的与机器(算法)交互而缺少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又会如何?作者在文中并未加以说明,但我想,大概就是会减弱学生作为人的那一面,而思维机械化(简化、固化)的程度将被加强。也因此,作者提倡我们借助人工智能可能会对教育造成的影响,来深思教与学的真谛:
正如我先前提到的:我坚信,在教育技术领域的每一项创新都为我们提供了深思教与学的真谛,以及作为人类存在的意义的机会。现在,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加入,这一点的含义依旧如故。
4、ChatGPT 不能教写作 / 美国
https://www.insidehighered.com/opinion/blogs/just-visiting/2024/01/22/arizona-state-announces-plan-give-education
ASU(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计划使用 ChatGPT 建立个性化的 AI 辅导员,为其最大的课程之一--大一英语作文提供写作帮助。
而产生这种想法的主要目的被认为是为了降低人力成本: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在创新方面最执着的目标之一,似乎就是减少或消除与一年级写作等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相关的人力成本。
该文章作者认为,如此做法虽然不会阻碍学生通过写作测验,但却可能失去更有意义的写作体验:
对于写作者来说,ChatGPT 绝对是一个有用的工具,但如果写作的重要性超出了为了获得作为更大证书一部分的分数而生产文本的目的,那么我们就必须认识到,写作是一项真正反映人性的活动,而不仅仅是生成语法的行为。
5、关闭学校的压力正在增加,学区需要了解什么 / 美国
https://www.edweek.org/leadership/pressure-to-close-schools-is-ramping-up-what-districts-need-to-know/2024/01
出生率下降,以及学校的入学率也未达预期,意味着学校学生人数将减少,不得不面临关闭学校的问题:
在一些地方,关闭学校的压力已经开始加速。像波士顿、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堪萨斯州的威奇托和密西西比州的杰克逊这样的大城市学区,要么正在考虑关闭和合并学校建筑的计划,要么已经决定这样做,像密苏里州和印第安纳州这样的许多较小学区也是如此。
简单的做法莫过于将学生合并到一所学校里,再关闭其他学校,从而节省成本,但实际上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有关学校关闭影响的研究成果仍在不断增加,这些研究表明,学区领导需要在听取大量社区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深思熟虑的详细计划。研究表明,如果处理不当,关闭学校可能会加剧种族不平等,影响学生成绩。它们往往也无法节省大量资金。
例如,以合并学校这一措施来讲,其大概率会导致一些学生需要更长的上学通勤时间,而这种影响很可能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
▎融资/收购
1、Colossyan 融资 2200 万美元 / 英国
https://techcrunch.com/2024/02/06/colossyan-uses-genai-to-create-corporate-training-videos
多数人往往不会主动观看公司的培训视频,即便这些培训是必须完成的,他们也很难集中全部注意力。视频技术供应商 Kaltura 最新的调查显示,有 75% 的员工承认他们在观看培训视频时会快速跳过、关闭声音或边看边处理其他任务。
那么,面对制作培训视频的高昂成本,我们是否有方法让这些视频变得更具吸引力,进而减少资金的无效投入呢?Colossyan 的共同创始人及首席执行官 Dominik Mate Kovacs 相信,我们确实有办法做到这一点——而这就需要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力量。
简单而言,Colossyan 能够让用户像制作 PPT 一样制作视频。最大的特色在于,其可以将虚拟人物添加进 “PPT”,有几十种虚拟人物形象(男女老少,多种穿衣风格等)供选择,用文本来指定虚拟人物要讲的内容,而且支持 70 多种语言。
个人认为 Colossyan 在降低培训视频制作成本方面有较明显作用,而在吸引学习者注意力方面,Colossyan 能够设定多个虚拟人物进行对话,通过模拟各种真实情境,来达到吸引学习者观看之目的。
2、AlensiaXR 融资 300 万美元 / 美国
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40201430408/en/AlensiaXR-Series-A-Funding-Round-to-Evolve-Anatomical-Instruction-Using-Holograms
由凯斯西储大学(CWRU)发起的技术公司 AlensiaXR,今天宣布完成其 A 轮融资,以加速其HoloAnatomy 学习平台的开发和交付。该软件通过利用先进的全息技术,革新了解剖学教学,减少了对成本高昂、资源密集型的尸体实验室的需求。
AlensiaXR 所开发的 HoloAnatomy 学习平台运行于微软的 HoloLens 设备之上,HoloLens 是一款 AR(增强现实)设备——眼镜样式,可以让用户在现实世界(并非摄像头拍摄)中看到虚拟图像。这篇文章中有详细描述 HoloAnatomy 的实际使用方式:
一名实验教师为每个实验室的 16 名学生提供一节课,房间的每个角落都有四个学生小组,全息图就出现在这些小组里。"拉塞尔说:"不管他们戴上哪个耳机,全息图都会出现在同一个地方,教师看到的就是学生们看到的。"学习解剖学的本科生,包括护理专业的学生,通常不会进行尸体解剖,因此这远远超出了他们通常所能看到的范围。对他们来说,能以这种方式看到正常的解剖结构实在是太神奇了。
放大功能进一步提升了师生的全息体验。"教师可以将放大环移动到全息图的任何部分,然后在一侧就会出现一个气泡,气泡中是你所关注的放大图像。他们可以抓住它,转动方向,调整大小,"Russell 说。
以外,HoloAnatomy 也可以用于远程教学。
3、谷歌收购 Edlyft / 美国
https://hyfin.org/2024/01/30/google-acquires-edlyft-a-black-women-owned-startup-to-make-computer-science-accessible/
Edlyft 是一家计算机技术培训机构,主要面向企业实习生培训和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市场,使用在线教学模式。此外,该公司也会帮助需要计算机技能的用人单位和应聘者建立联系。
在收购之前,Edlyft 就已经与谷歌技术交流中心(Google Tech Exchange)建立了至少 2 年的合作关系,并共同推出了 Edlyft 人工智能导师:
通过向聊天框提交问题,学生们在与 Edlyft AI 导师的交互中能够获得专为他们量身打造的解答和视频片段,这些内容旨在帮助学生们解开计算机科学领域中复杂概念的谜团。谷歌的收购计划将极大地提升这个平台的影响力,让更多需要这些资料的学生能够轻松获得它们。
4、Quantum5 收购 Trivie / 美国
https://www.trivie.com/how-it-works
Quantum5 针对汽车行业提供培训服务,具体包括销售、客服以及电话技能等,采用线上教学。收购 Trivie 之后,将为其在制作课程内容方面的工作带来助力。因为 Trivie 通过 OpenAI 放开的能力,支持根据一个学习内容(视频、文档等)自动生成测验或微课等功能,而且自动生成的内容都支持在线编辑。
5、SchoolStatus 收购 SchoolNow / 美国
https://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schoolstatus-announces-acquisition-of-schoolnow-enhancing-its-communication-capabilities-for-k-12-schools-302060049.html
SchoolStatus 是 K-12 数据驱动型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先企业,致力于帮助学生取得成功,该公司今天宣布收购 SchoolNow,后者是一个面向 K-12 的统一数字出版平台,可简化学校与家庭及其社区的互动方式。
简单来说,SchoolNow 提供的是学校-家庭沟通解决方案。该平台能够帮助学校创建自己的网站,并且还提供移动应用供家长和学校使用。SchoolNow 具备综合通信能力,即在一个平台就能通过多种渠道(电子邮件、短信、社交媒体、语音电话等)将消息传递至家庭。
收购方——SchoolStatus 也是一个帮助学校和家庭建立联系的平台,不过其还强调利用数据来为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例如出勤、成绩等数据。也支持自动干预,比如发现有学生旷课时,会自动给家长发消息。
这两家公司存在一个相同的理念——让家庭和学校建立简单地联系并分享信息,对学生的成功会有所帮助。
▎教育之美
学校里的学生对事物的看法可能与老师看到的略有不同
👋🏻 觉得本期有收获?
请将此链接分享给你朋友:https://etthinking.substack.com/
Copyright 2023 EdTech Thinking Contact: octo@eeoa.com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